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食品欺诈预防控制程序

时间:2022-05-18 19:35:04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食品欺诈预防控制程序,供大家参考。

食品欺诈预防控制程序

 

 食品欺诈预防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了保护食品生产和供应过程的安全,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欺诈或掺假食品原材料的采购风险,确保所有的产品描述和承诺合法、准确且属实,防止工厂产品实现过程中发生潜在的欺诈性及替代性风险,制定的控制程序。

 2 范围

  适用与公司(含子公司)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涉及的所有供应商。

 3 职责

 3.1 最高管理者职责 3.1.1 批准原材料脆弱性评估表。

 3.1.2 确保公司预防和消除食品欺诈的职责和权限得到规定和沟通。

 3.1.3 提供预防和消除食品欺诈实施所需的资源。

 3.2 各部门职责:

 3.2.1 品管部:

 负责组织负责薄弱性评估规则及原材料脆弱性评估表的编制和修订, 负责原材料验收,对原辅料供应商提供的检验报告等信息的核实、验证, 监督风险评估中供应商所处的风险等级, 定期对程序的执行情况进行核查。

 3.2.2 采购部:

 负责收集物料采购的风险信息、采购市场竞争性风险,

 索取所有供应商原辅料相关资料,按要求的周期组织原辅料风险的评审,推动、实施食品包装欺诈预防控制活动。

 负责与物资的供方、运输外包方进行食品欺诈(替代)方面工作对接,确保采购原辅料不存在食品欺诈(替代)行为。

 负责本公司产品运输、存储、交付过程的控制,防止发生潜在的欺诈性及替代性风险。

 3.2.3 生产部:

 负责组织生产车间对生产过程汇总的生产辅料使用进行安全性防护,对原料使用过程和生产过程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可追溯性记录,防止本公司产品发生潜在的欺诈性及替代风险。

 3.2.4 办公室:预防和消除食品欺诈相关知识的培训。

 4 工作程序和要求

 4.1 食品欺诈预防定义 对食品和整个供应链中任何形式的由于经济利益驱动,产生的可能影响消费者健康的蓄意掺假的预防过程。欺诈行为包括以下几种:

 产品欺诈、食品生产经营行为欺诈、标签说明书欺诈、信息欺诈、产品检验和认证欺诈、许可申请欺诈、备案信息欺诈、报告信息欺诈、提交虚假监管信息。

 4.2 实施食品欺诈的脆弱性评估的时机 每年至少一次对食品原料、包装材料等实施食品欺诈的脆弱性评估,以识别食品欺诈脆弱性。

 在以下情况时,应进行食品欺诈脆弱性评估并保存评估记录:

 工厂使用了新原料; 原料的生产工艺或配方发生变更;

 行业内有类似食品欺诈曝光; 政府部门公布易掺假原料时; 因气候因素影响到某类原料; 原料价格波动较大时; 竞争激烈、供需不平衡时; 品管部认为有必要时。

 4.3

 实施食品欺诈的脆弱性评估准备 4.3.1 对原辅料供应链的食品欺诈脆弱点评估 生产原材料、辅助材料、可影响食品安全的其他购进材料进行成文的脆弱评估,以评定或冒牌的潜在风险。评估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A 掺假或冒牌的以往证据(主要参照国务院《151 中非法食品添加物黑名单》及外部其他方面的信息)。

 B 可掺假或冒牌更具吸引力的经济因素。

 C 通过供应商接触到原材料的难易程度。

 D 识别掺假常规测试的复杂性。

 F 供应商评审(资质、能力、诚信、持续改进的业绩)。

 4.3.2 产品实现过程中的食品欺诈脆弱点评估 4.3.2.1 评估规则 评估时应考虑:

 A 评估时考虑此过程欺诈产生的可能性,以及欺诈后产品带来的对生命的危害程度。

 B 产品形成的过程回顾(各工厂环节评估,监管,接口确认,经济因素,法规识别)。

 C 现有控制措施回顾(法规识别,接口,验证能力,可追溯性)

 4.3.3 影响因素评估 对于筛选出的原料和供应商,对可进行帮助预测欺诈发生的因素进行评估,这些因素在表 1 中列出。

 表 1 影响因素评估表

 因素类型

 影响因素

 对脆弱性的影响

 低

 中低

 中

 中高

 高

 可控因素

 供应链

 垂直整合的公司

 垂直整合的供应商

 供应商生产

 上游供应商生产

 自由市场

 审 查 策略

 健全、现场,并采取各种反欺诈措施

 健全、现场,有限的反欺诈措施

 欠缺、现场,有限的反欺诈措施

 现场审计策略欠缺,不具备反欺诈措施,或正在制定包括有限反欺诈措施的策略

 未使用现场审查

 供 应 商关系

 可靠供应商和先前购买的成分

 可靠供应商和新成分

 知名供应商且有一定关系

 知名供应商但先前并无关系

 不知名供应商且先前无关系

 供 应 商监 管 、质 量 或安 全 问题 的 历史

 无已知问题

 极少细节问题,并迅速予以解决

 复发性问题或解决疑惑

 多个持续性问题显示缺乏响应疑虑的能力,控制措施不足

 质量或安全疑虑证据明显,控制措施不足

 质 量 控制 方 法和 规 格的 不 完善

 非 常 充分,能够识别成分并检测已知或潜在未知掺假物质

 适 度 充分,能够识别成分并检测已知掺假物质

 适 度 充分,能够识 别 成分,但可能检测不到某些已知掺假物质

 成分辨识有限,且对掺假物质的筛选有限

 非常有限,成分不能识别,且不能检测已知掺假物质

 检 测 频率

 密 集 - 买房检测每个批次

 买方随机抽查检测批次

 每年一次或其他有限间隔的检测,是未进行任何检测,依赖于分析证明书 COA

 未进行任何检测。未提供 COA 或所提供 COA并非特定某批

 供应商资格审核的一部分

 次/货物

 不可控因素

 地 理 政治 方 面的考虑

 购买放心地理来源的单组分食物成分

 购买放心地 利 来源,含有两种或多种组分的食物成分

 成分中的单个或少数组分源于或通过一个或多个

 食物成分中具有多种组分;某些源于或通过一些区域运输而来,有地理政治顾虑

 食品成分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分源于或通过一个或多个区域运输而来,这些区域有数个特征表明地理政治上的顾虑

 欺诈史

 无报告,或很少量未经确认或未知有效性的报告

 有效性有限或未知的报告数量为中至低

 有效性有限的报告数量为中等

 有效性较高的报告数量为中等或有效性有限的报告数量为高

 报告数量为高至中等,其中一些有高度有效性,和/或有证据表明事件仍在进行中

 经 济 异常

 无任何异常

 个别案例

 频繁但不相关的案例

 常见但重点突出的案例

 常见且广泛案例

 分值

 1

 2

 3

 4

 5

 预筛选确定的原材料和供应商进行影响因素评估并打分。

 影响因素评估分数=每一项影响因素分数相加/9,向上取整数。

 4.3.4 潜在影响评估 根据可能成为食品欺诈目标的食品或食品成分对公众健康、经济或监管机构的信誉产生的影响,评估潜在影响范围。评估因素在表 2 中列出。

 表 2 潜在影响评估表

  低

  中

  高

 食品安全

 食品级-已知安全

 食品级-无已知风险

 食品级-已知亚群体风险

 非食品/非食品级-未知风险

 非食品/非食品级-已知风险

 经济因素

 无显著资产负债影响

  运营风险

  企业风险

 潜在因子

 大量食用

 非大量食用

 临时大量

 低级别

 潜在目标群体

 面临风险的群体

 营养充 无影响

  含微量营养素的 亚群体的核 亚群体的主要/

 足

 重要食品

 心食品

 关键食品

 公众信心

 特定食品

 特定商品

 工业部门

 整个工业界

 权威与工业界

 在进行影响评估时,还应考虑潜在因子的影响。

 4.4 整体脆弱性特性描述 同时考虑影响因素评估(表 1)得分和食品欺诈事件的潜在影响(表 2),生成整体脆弱性特征描述。

 表 3 脆弱性特征描述表

  影响因素

  1

 2

 3

 4

 5

 潜在影响

 低

 中低

 中

 中高

 高

 A

 低经济性

 可选新控制措施

 可选新控制措施

 可选新控制措施

 可选新控制措施

 应考虑新控制措施

 B

 中经济性

 可选新控制措施

 应考虑新控制措施

 应考虑新控制措施

 应考虑新控制措施

 强烈推荐的新控制措施

 C

 低公众健康/高经济性

 可选新控制措施

 应考虑新控制措施

 应考虑新控制措施

 强烈推荐的新控制措施

 强烈推荐的新控制措施

 D

 中公众健康/高经济性

 可选新控制措施

 应考虑新控制措施

 强烈推荐的新控制措施

 强烈推荐的新控制措施

 强烈推荐的新控制措施

 E

 高公众健康/高经济性

 可选新控制措施

 强烈推荐的新控制措施

 强烈推荐的新控制措施

 强烈推荐的新控制措施

 强烈推荐的新控制措施

 4.5 食品欺诈缓解策略开发每种原料/供应商完成脆弱性描述后,根据描述结果,需制定适当的缓解策略。

 可选新控制措施——只需用文件记录该评估; 应考虑新控制措施——需考虑是否脆弱性可接受,若答案为否,应确定在哪方面运用食品欺诈缓解资源以促使脆弱性降低至可接受级别; 强烈推荐的新控制措施——需确定哪方面运用食品欺诈缓解资源以促使脆弱性降低至可接受级别。

 4.6 对脆弱点采取的预防措施 4.6.1 按《采购控制程序》对原辅料供应商进行基本情况调查,建立合格供方综合评定细则; 4.6.2 向供应商索取公司的资质证书和体系证书,以及食品级证明,并查验真实性; 4.6.3 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对供应商根据《采购控制程序》进行评估和复评; 4.6.4 要求供应商进行原材料符合性声明,每年提供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产品检测报告; 4.6.5 每年进行合格供应商实地审核,对产品的生产能力、产品质量、运输、基础设施、法律法规的符合性进行评定; 4.6.6 采购原辅料严格按采购合同规定执行; 4.6.7 建立原辅料进货检验流程和验收标准,每次送货必须有产品出厂检验报告,并对运输车辆卫生要求等进行管控; 4.6.8 政府部门最近公布的易掺假的原料,应立即采取相应行动控制。

 4.7 脆弱性评估的审核及更新 4.7.1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对脆弱性评估进行更新:

 A 更换产品供应商或使用新的原辅料时; B 相关法律法规发生变化时; C 生产使用的主要原材料、生产工艺、主要生产设备、包装运输方式、执行标准等发生变化时; D 生产所使用的原材料发生较大质量问题时。(通过内外部信息获得)

 4.7.2 食品安全小组应每年对脆弱性评估表进行一次审核,确认评估的有效性。

 5

 记录和报告 5.1 影响因素评估表 5.2 潜在影响评估表 5.3 脆弱性特征描述表 附:

 食品欺诈预防计划确认报告

 确认项目

 确认情况记录

 1 1 、危害分析

 食品欺诈脆弱性风险

 2 2 、L CL 建立的依据

 掺假或冒牌的以往证据(主要参照《151 种非法食品添加物黑名单》)。

 可掺假或冒牌更具吸引力的经济因素。

 通过供应商接触到原材料的难易程度。

 识别掺假常规测试的复杂性。

 原辅料的性质。

 3 3 、监控计划的制定

 本程序中制定了食品欺诈预防计划,制定了脆弱性风险评估等级,能保证控制措施的有效实施。通过有效监控,可以及时发现食品欺诈,实施纠正并得到改进。

 4 4 、纠偏措施制定的依据

 纠偏措施规定了各项控制措施失控时,应采取的纠偏行动。纠偏措施的制定依据是:食品欺诈失控对产品安全性的影响大小、对不合格品的评估结果的分析。

 5 5 、记录的设计、编制的合理性

 编制了脆弱性风险评估记录,可以有效地评估风险等级,控制风险。

 6 6 、职责和权限的规定

 对于各个部门均作了细致的职责分配,可以有效的管理实施此计划。

 7 7 、结果

 符合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 体系)认证补充要求 1.0,未发现潜在风险的失控情况。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分析,HACCP 小组认为该计划是合理的,所确定的控制措施也是有效的。

 确认人:

 确认日期:

推荐访问:控制程序 欺诈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