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年初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策略—以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上册曹操诗歌为例 【通用文档】诗歌群文阅读案例

时间:2023-05-10 17:05:05 浏览量:

初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策略—以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上册曹操诗歌为例 初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策略—以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上册曹操诗歌为例【摘要】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对学生阅读量的要求提高,这不仅体现在现代文的阅读,也逐步扩展到古诗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策略—以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上册曹操诗歌为例 ,供大家参考。

初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策略—以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上册曹操诗歌为例

  初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策略—以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上册曹操诗歌为例

  【摘要】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对学生阅读量的要求提高,这不仅体现在现代文的阅读,也逐步扩展到古诗文的学习。据统计,最新部编版语文教材一共收录古诗词81首,在这种情况下,“群文阅读”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但“群文阅读”并不是一股脑把所有的内容全部呈现在学生面前,它确定议题,将教学目标落实到“人”或“诗”上;精心选择文本,根据议题选择教学内容;巧妙设计教学环节,多用关联、对比、归纳、总结的教学方法,由一首诗的学习带动到一类诗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本文将以八上第三单元“曹操群诗阅读”为例,探讨群诗阅读教学策略。

  【关键词】

  群诗阅读

  部编版

  教学案例

  曹操诗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语文学习对学生阅读量的要求不断增加,这不仅体现在现代文的阅读,也逐步扩展到古诗文的学习。据统计,最新部编教材一共选入古诗词81首,其中课内古诗词33首,课外古诗词48首,总数较以往增加51%。受课时限制,教师不可能每一首都精读精讲,而“群文阅读”是其中一个有效的解决途径。

  群文阅读教学概念,始于台湾赵镜中教授。他曾提及“群文阅读”这个词即“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i]浙江省名师蒋军晶也曾提出群文阅读的概念:“群文阅读就是在较短的时间内,针对一个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ii]在下面将以八年级上册曹操的《龟虽寿》为例,探讨课外古诗词群文教学策略。

  一、确定议题,将教学目标落实到“人”或“诗”上

  教学目标的确定是一堂课的起点,在群诗教学上,教学目标往往可以落实到“人”或“诗”上。

  落实到“人”,可以将议题落实到诗人的形象上,通过阅读同一个诗人不同类型、不同时期的作品,建构诗人的形象,这个形象可以归结到一个相同的形象,如杜甫“忧国忧民”的形象,也可以是分析诗人在不同时期所反映出来的形象,如李清照在《如梦令》和《渔家傲》中前期和后期不同的形象。

  落实到“诗”,可以从三个方面确定议题,既可以落脚到诗歌写作风格,如曹操的“慷慨激昂”的诗风,也可以以诗歌题材为界,如探讨边塞诗的写作风格,还可以以诗歌的情感为线索,如以“家国情怀”为议题,学习这一类的诗。

  至于哪方面有所侧重,主要看该诗的实际情况,在确立教学目标时,两者皆可涉及。以曹操诗为例,落脚到曹操的“诗”,不仅要带着学生读懂曹操的诗,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还要落脚到“人”,体会作者“慷慨悲凉”的创作风格,从诗歌里,构建曹操的文学形象,完成对人物的理解。这两条线一直贯穿教学的始终。

  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人”导入,让学生先谈自己所了解的曹操,在结束环节,同样的问题,再让学生来谈对曹操的认识。而理解曹操“慷慨悲凉”的诗歌风格则是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朗读来把握语气、理解情感。

  二、精心选择文本,根据议题选择教学内容

  文本的选择决定了教学内容,而议题和教学目标影响着文本的选择。教师在选择文本时首先要根据议题,对相关文本进行广泛阅读,然后再选择符合教学目标的内容,深入阅读。同时,文本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符合初中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不可过于简单或者过难。尤其是对有难度的文本,可以选择容易理解的部分,或者标注、解释部分字词、句子的意思。

  曹操作为文学家,最大的成就在诗歌上,他现存诗二十余首,内容大体上可分三类。一类是有关时事政治的,一类是表述理想的,一类是游仙诗。与时事政

  治有某种关联的作品有《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等,作者在这类诗里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和社会生活带来的灾难,表达自己对人民的同情。以表述理想为主的诗歌有《对酒》《短歌行》《步出夏门行》等,在这类诗里,作者抒发了自己的理想和志向。在议题确定的情况下,教学内容可重点选择这两类诗里的代表作。因此我选择了《龟虽寿》、《蒿里行》节选、《对酒》节选和《短歌行》。

  《龟虽寿》是课本上的课外古诗,此诗表达了作者“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意志,诗中所体现的乐观向上的精神也是作者壮志的一种体现。此诗课本上有详细注释和赏析,若学生能提前预习,了解大意,在课堂上老师只需稍加点拨,便能体会诗人的情感。

  《蒿里行》

  选择了最有名的几句,希望让学生通过此诗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而此诗所描绘的画面和《对酒》中作者理想的社会正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把这两首诗放在一组让学生品读,希望让学生能了解——身处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作为一个有政治和军事才能的人,作者渴望建立一个理想社会的志向。这两首诗都只节选了几句,学生在理解起来难度不大。

  《短歌行》是一首有难度的古诗,因此在此诗内容的选择上,让学生聚焦在诗人对人才的渴望上,而这种渴望是可以通过理解典故读出来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果有条件可以进一步理解诗歌里的“忧”。

  在确定教学内容后,我以曹操的“志”为切入,从《观沧海》引入,又以“志”为线索,带着学生一起去寻找曹操其他诗歌里的“雄心壮志”,通过朗读、分析体会曹操诗歌“激昂慷慨”的一面,体会诗人在诗中寄寓的理想和志向。同时,由于时代原因和个人因素,曹操的诗歌里也有“忧”的一面,这又形成了曹操诗歌“悲凉”的风格。课堂最后落脚到曹操人物形象的建构,这里的形象是从诗里读出来的,是文学带给人的独特感受

  三、巧妙设计教学环节,多用关联、对比、归纳、总结的教学方法

  群诗阅读要做到以一首诗的学习带动一类诗的学习,所以要多关联与议题相关的诗。在学习的过程中,多用对比,比较诗人情感、手法的异同。同时,要及

  时归纳总结,给予学生学法上的指导,掌握群诗阅读的方法,能够运用到以后诗歌的学习过程中去。

  在曹操群诗阅读中,我主要把《对酒》和《蒿里行》节选进行了对比阅读,让学生了解到诗人对太平安乐的渴望,(《对酒》)了解到当时战火不断、民不聊生的现实以及诗人的忧心苦痛(《蒿里行》),通过对比,学生可以很强烈地感受到曹操自身作为一个有政治和军事才能的人,自然会产生想要结束战乱、一统天下、建立理想的社会的宏图大志。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男女对比朗读,把这种反差体现的淋漓尽致。

  而在教学的最后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归纳总结,让学生了解到,曹操“慷慨悲凉”的诗歌风格。曹操生活在汉末的乱世年代,他是一个有志向的人,加上他本身的军事和政治才能,最终统一北方,成为一方霸主。这样一个有雄心壮志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诗歌创作时,他的情感必然是积极地、高昂的、慷慨的。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像“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但是由于战争灾难太过惨烈,而人生苦短,自己年岁已高,功业未成,他的诗歌里又不免有一丝伤感、悲凉。学生在讨论、鉴赏、朗读的过程中,最后的归纳和总结是自然而然的。

  总之,群文阅读是一个很好解决诗歌教学问题的方法,部编版教材由于总体古诗数量增加,教师们应该尽早树立这样的意识,主动去进行这样的尝试。

  [i]

  李杏保,顾黄初著,《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ii]

  蒋军晶著.《让学生学会阅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广州中学

  黄佳敏)

推荐访问:诗歌群文阅读案例 初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策略—以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上册曹操诗歌为例 古诗词 为例 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