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英雄不平凡(附文体详解及例文点评)

时间:2022-02-22 12:11:29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作文写作指导:英雄不平凡(附文体详解及例文点评),供大家参考。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英雄不平凡(附文体详解及例文点评)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英雄不平凡(附文体详解及范文点评)作文题目: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60分)

我们在长辈的环绕下成长,自以为了解他们,其实每一位长辈都是一部厚书,一旦重新打开,就会读到人生的事理,读到传统的积淀,读到时代的印记,还可以读出我们自己,读出我们成长时他们的成长与成熟,读出我们和他们之间认知上的共识或分歧……

十八岁的我们已经长大,今天的重读,是成年个体之间平等的心灵对话、灵魂触摸,是通往理性认知的幽径。请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深入思考,围绕“重读长辈这部书”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写作指导]

该作文题从考生十八岁步入成人的年龄特点出发,关注传统文化的代际传承及人文素养的培育提升,引导考生展开联想与思考,写出个人的独特感受与见解。

①关注传统文化,饱含人文情怀。人伦关系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命题意在引导考生调动家庭与个人、长与幼的相关经验,重新理解长辈的深沉情感、丰富智慧及其对于青年成长的宝贵意义,引导考生关注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当代体现。题目需要考生从凝聚个人真切情感的生活阅历中选材,关注自我与他人、与社会、与时代的关系,既唤醒内心的真挚情感,又思考个人的精神成长,富有人文情怀。

②立意角度丰富。“长辈”可以是父母,也可以是其他年长的亲人或老师。依据材料,考生可以通过长辈的人生经历重新思考过去的时代与历史,思考家族传统和民族传统方面的文化积淀,思考长辈的人生智慧和经验教训,也可以在长幼互动关系中,以长辈为镜,重新发现与认识自我,从“我”的视角观照长辈在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上的进步与成熟……立意角度多元,可叙可议,便于各层次考生发挥个性特长。

③富有思辨性。写长辈、写日常生活很容易入手,但以“十八岁成人”的眼光来重新思考,在思想碰撞中触摸灵魂,则需要考生处理好感性生活与理性思考的关系,需要处理好表象与本质的关系,需要思考延续传统与突破传统的关系,需要思考传统中核心价值的恒定与时代变化的关系……要写出深度与个性,就要具备处理这一系列辩证关系的理性思考能力。

[例文1]

英雄不平凡

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

——题记

你说你从小便淘气,成了家中的混世魔王,带领着村里的孩子上蹿下跳,明明总是被家长骂,却一直坚持认为自己是个大英雄。

我笑得开怀,想象着你身披大红褂子对着一帮孩子“指点江山”的严肃模样,便打趣了你一句:我可淘不过你。

你忽地收起了脸上的笑容,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你很早便辍学,独自去了深圳。那是一段孤独的旅程,仅有初中学历的你只能去刷盘子,刺骨的凉水一下子便触动了你的泪腺,一个大男孩便这样毫不顾忌地哭了起来,哭一个人的无助,也哭自己的无能,那时你便决心要变强,强大到可撑起一个家。

我一愣,不再去看你的眼睛,亦不再看你眼中的无奈。哪个才是真正的你?是不近人情且无趣的那个,还是要强的、将感情埋藏在心底的那个?

你唤我一声孩子,对我讲:人有时要对自己狠一些。你说你当初拼命地攒钱,终于攒够了成人学校的学费后,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生活,那是一段极其难忘的回忆。在工作时仍不忘回忆老师要求记下的内容,当双手浸在冰冷的水中时,大脑飞速地运转,即便累得睁不开眼,嘴角也仍挂着笑。

说着说着,你竟又笑了起来,双眸中溢出了光彩。我有些愣,从你的表情中读出了满足,我将它与你督促我学习时的严厉模样做了比较。我似乎明白了些什么,却也陷入了更深的迷雾中。

你抬眼看我,拿起身前的一杯热茶,浅嘬了一口,称赞了一句“真不错”,便继续说。你自成人学校毕业后便辞去了刷盘子的工作,因为你知道你不属于那里。你背起行囊,坐上了北上的火车。这一段全新的旅程未曾让你感到不安,反而让你充满了自信与希望,因为你知道你要开始活出你自己了。你从最低处努力着,直到拥有今天的成就。你说,这些对你来讲,时刻都是安心的,没有丝毫的焦虑与不安。

我听了低笑起来。醴泉无源,芝草无根,人贵自勉;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民生在勤。我似是

读懂了你。捧起我身前你沏的茶,不禁称赞了一句“不错!此茶似你”。似你的平凡,似你的清贵,也似你的不平凡。

爸爸,此时考场上的我想大声对您说:您是我心中不平凡的英雄!我爱您!

[点评]

文章选材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再现了父亲的半生,情感真挚。文章的叙述视角新颖,采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相结合的形式,使文章亲切感人。同时,作者文采飞扬,注重推敲字句,用词贴切,佳句信手拈来。

[例文2]

一梦黄粱一壶酒

那个故事我读过好几遍了,上小学时读出的是孩子的好奇,上初中时读出的是主人的迂腐,上高中时读出的是匠人的守候。现在,我跟随一个年轻人,重读这个老故事。

这是一家不知传承了多少年的老店,隐藏在小巷深处,却不见冷清。顾客多是老者,面前一盏黄酒,闲适地聊着。店里的伙计是一位老人,正在忙。

那个老伙计,其实就是老店主,他主要负责酿酒。将米放进酒器,加上水,老人有些吃力地弯下身子,细细地感受米的温度是否合适。酿酒,最重要的材料是酒曲。老店的酒曲应是秘方,用锦缎盒子包着,盒子样式古朴,略显陈旧。只见老人小心翼翼地量出一块酒曲,放进酒器,又仔仔细细地包起来收好,然后指挥着小伙计把酒器封上。

也没见有多复杂的工序,怎么这儿的酒就那么出名?年轻人怀着满腹疑惑,见老者得空,忙迎上去问。老人听罢开怀大笑:“工序当然有,这才是第一步,不过这‘黄粱醉’出名不光是靠的酿酒的工序哩!”老人请年轻人坐下,顺手斟了一盅酒,开始了回忆。

酿这“黄粱醉”靠的是手法,酒曲的制作尤为重要。选豌豆、碾麸皮……总共五道工序,每道工序要学两年。然而在这之前,还要先“练手”,直到能做到捏着刚出锅的豌豆不松手,这是为了释放豌豆最本真的香气。这一练又要十几年。老人十八岁起跟随父亲学艺,四十几岁才能酿出一壶优等的“黄粱醉”。

这门手艺纯靠代代相传,除苦练外别无他法。“其实现在啊,我都不藏着掖着了,只希望有个人把手艺传下去,谁管什么家族了。”老人狠狠地抿了一口酒,出神地看着门外朦胧的雨,双

眼也似乎蒙眬起来,这是因为映着门外的雨,还是因为匠人无人知晓的孤独?

年轻人亦要了杯“黄粱醉”,深棕色的酒浆看似平淡,可又有谁知道,这酒水沉浮间翻滚着多少未知的故事。一遍又一遍地练习,一次又一次地改良,一辈又一辈地传承,一口酒下肚,回荡在胸腔中的,是匠人们流传千载的情怀。

年轻人走出小巷,酒帘在风中徐徐飘摇,小桥流水一如千年前古朴,好像从未改变。他突然明白有一种东西,在酒曲与米粒的碰撞间升华,在杯盏的推换间流动,在酒香萦绕中弥漫。他看不见它,却知道,它就在这儿。

在老者湿润的眼中,年轻人读出的不再是老人的守旧和落伍,而是匠人的坚持和守候。他终于知道,若没有这样的坚持和守候,有多少传统工艺会失传呢?

读者诸君,告诉你们一个秘密:老者是我的爷爷,年轻人就是我。

[点评]

文章语言简洁凝练,概括力强,而且娓娓道来,蕴含深情。“年轻人走出小巷,酒帘在风中徐徐飘摇,小桥流水一如千年前古朴”“他突然明白有一种东西,在酒曲与米粒的碰撞间升华,在杯盏的推换间流动,在酒香萦绕中弥漫”等等,这些充满诗意的语言,耐人寻味。

第三段,用“放”“弯”“量”一系列动词细致地描写老人的动作,体现其专注的工作态度。

第六段中,用“狠狠地”“出神地”等修饰语,“蒙眬”“孤独”等形容词,对老人的神态进行了描写,同时辅之以环境描写,更好地表现出老人的孤独。

推荐访问:你对英雄的认识和思考 例文 不平凡 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