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讲话发言 >

打造康养之都要求发言(2022年)

时间:2022-08-19 08:05:02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打造康养之都要求发言(2022年),供大家参考。

打造康养之都要求发言(2022年)

 

 打造康养之都 要求发言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打造中国康养之都工作视频调度会,主要任务是听取工作情况汇报,了解掌握困难问题,安排部署重点工作。刚才,*同志通报了工作进展情况,各县(区)、*高新区作了交流发言。结合方方面面了解的情况,主要还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突出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对“为什么打造中国康养之都”缺乏深入研究。一些领导干部对*市情现状、发展定位认识不到位,对如何顺应国际国内发展大势,利用本地资源优势打造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把握不准确,对打造中国康养之都的出发点理解不透彻,对中国康养之都的目标定位、发展趋势、发展前景和政策利好等研究不深,过多地考虑康养产业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看不到康养产业巨大的市场规模和发展潜力,对打造中国康养之都思想不够重视、态度不够坚决、行动不够积极,有的甚至存在畏难观望情绪。

 二。

 是工作进展不够平衡。对“如何高效率推进康养之都建设”缺乏综合调度。各县(区)之间康养产业项目数量、质量、进度差异较大,康养产业重点项目推进不平衡,一些康养产业重点项目业主反映,因为用地、供电、资金等要素保障滞后,项目难以顺利推进。实践证明,只要项目驻地县(区)高度重视、加强统筹、整合资源,集中各部门、各行业力量,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争取省市更多的支持帮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一定能够高效率、高质量推动康养产业项目建设。

 三。

 是内涵理解不够深刻。对“如何高质量打造中国康养之都”缺乏长远谋划。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市康养产业项目和市场主体逐渐增多,康养产业发展完成了从“起身”到“起步”的过程,但打造中国康养之都的路还很长,“康养之都”

 的内涵也远远不只限于产业项目和市场主体。一些同志关注“养生养老、避暑避霾”多,思考“养心境、避喧嚣”少;关注经济属性多,思考精神属性少;关注项目建设多,思考文化赋能少;关注产业发展多,思考培根铸魂少,对如何充分挖掘资源潜力、发挥区位优势、保护生态底色、推进文化铸魂,增强投资吸引力、发展持久力、行业竞争力缺乏深入研究,项目单一化、同质化的问题比较明显。

 四是协调配合不够紧密。对“如何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推进康养之都建设”缺乏通盘考虑。市级层面,专班作用发挥不够到位,没有真正扛起综合协调、督促指导作用;一些成员单位主要领导对康养之都建设重视不够,个别单位过分强调人财物等客观原因,工作不推不动,甚至推而不动。县级层面,部分县(区)在换届结束后,迟迟没有调整充实专班力量,导致工作停滞不前;有的县(区)把担子压给人大常委会和文旅局,政府及其相关部门“退居二线”、消极观望。市县两级之间、部门行业之间、专班成员单位之间,遇到困难问题不及时沟通、不主动对接、不积极协商,甚至互相推诿扯皮、躲闪掣肘。这些问题,既有思想认识方面的,也有工作思路方面的;既有办法措施方面的,也有工作作风方面的,希望大家高度重视,认真查纠,共同破解。下面,我就抓好中国康养之都建设,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要深化思想认识,高度重视中国康养之都建设。打造中国康养之都,是市委贯彻落实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做出的战略决策;也是*加快高质量项目建设、扩大招商引资、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抢占先机、争取主动、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必由之路。省委、省政府对我市打造中国康养之都给予充分肯定,在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支持*打造中国康养之都”。

 市第五次党代会确立了“一都四区”目标定位,既是落实中央和省上对*发展要求的具体实践,也是我市长期探索出的一条符合咱们*实际的发展路径。我们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思想和行动进一步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上来,统一到省委、市委的安排部署上来,紧紧围绕打造“一都四区”目标,坚持以规划为引领、以产业为支撑、以文化为驱动,应时而动、顺势而为,集中精力把中国康养之都建设抓出成效、抓出特色、抓出亮点,全力以赴把*打造成避暑避霾避喧嚣、养生养老养心境的“中国康养之都”。

 二 要突出工作重点,统筹推进中国康养之都建设。近期,我们重点抓好以下七项具体工作,关于规划编制工作,要立足县域实际,充分结合市县两级“十四五”发展规划,在全市打造中国康养之都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抓紧编制县区规划,确保年内完成规划编制工作。关于招商引资工作,要充分发挥各方力量,大力实施“三百四千”工程,积极推动全员招商工作,齐心协力抓招商引资、抓项目落地、抓建设进度、抓达产达效,进一步夯实康养产业发展基础。关于项目建设工作,要强化资金保障、政策保障、要素保障,扎实推进康养产业项目建设,建立康养之都重点项目市级领导包抓制度、重点项目年度观摩制度,全力以赴抓好康养之都标杆项目建设,形成抓点带面、示范带动的良好工作格局。

 关于康养文化建设,要深入挖掘秦岭文化资源、*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制作地方特色文化宣传片、宣传册,不断丰富和提升康养产业的文化内涵,促进康养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用地方特色文化为康养产业发展赋能增效,在打造*康养产业“硬实力”的同时,不断增强康养产业的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关于品牌打造工作,要用好“秦岭最美是*”“中国气候康养之都”“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中国最佳康养休闲旅游市”等金字招牌,积极推进“美丽

 中国·深呼吸小城”“国际慢城”“健康中国·养生农业示范区”创建工作,不断丰富*康养产业的品牌内涵。

 关于“三个提升”工程,要持续提升景区民宿、特色餐饮、特色产品的档次和质量,制定管理制度和激励政策,明确评定标准、监管办法和退出机制,认定授牌一批特色民宿、特色餐饮店、特色产品,编印*特色民宿宣传册、特色菜品宣传册、特色产品目录册,进一步提升酒店民宿、特色餐饮和特色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关于品牌宣传工作,要持续加大宣传力度,坚持以“22℃*·中国康养之都”品牌宣传为重点,利用电视台、网站等主流媒体和抖音、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注重与省内外知名媒体、专业团队深度合作,在全国主要城市掀起宣传阵势,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对外展示*康养产业发展的优质资源、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广阔前景,适时举办康养产业发展论坛,力争首届康养论坛办出特色、办出实效,在全国范围内唱响*的“中国康养之都”品牌。

 四要改进工作作风,合力加快中国康养之都建设。

 要坚持目标导向,按照定任务、定责任、定时限、定标准“四定”要求,将康养之都建设工作责任落实到人、任务分配到岗,形成市县联动、部门负责的工作合力和人人上心、人人尽力的工作格局。要坚 持问题导向,建立科学合理、迅速高效的问题发现机制、解决机制,以后每次推进会首先要明确解决什么重点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哪些问题需要立即解决,哪些问题需要沟通协调,哪些问题需要制定政策,哪些问题需要向上争取;对属于县(区)职权范围内的问题,要尽快拿出解决办法,推动落实到位;需要市级层面协调解决的,要及时向专班办公室反映,集中研究解决;需要省级层面解决的,要认真做好相关情况整理汇总、相关政策规定梳理等工作,

 由专班负责联系协调有关市级领导出面向省上争取支持,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切实解决好中国康养之都建设相关 的资金、土地、政策等问题。

推荐访问:之都 发言 打造 打造康养之都要求发言 打造的康养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