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脱贫攻坚 >

阳泉:战鼓声声,敢打必胜,持续强化党建引领,决战完胜脱贫攻坚

时间:2022-02-14 00:46:40 浏览量:

 

编者按: 

在决战完胜脱贫攻坚倒计时200天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对标‘两不愁三保障’,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一鼓作气、尽锐出战,确保如期实现脱贫目标。”目前,全市脱贫攻坚进入交总账、兑现军令状决战完胜阶段,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及省委、市委有关部署要求,对标对表目标任务,抓实抓细各项工作,为全市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现将我市抓党建促脱贫有关经验做法摘登如下,供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借鉴。 

“抓党建促决战完胜脱贫攻坚”要这么干 

1.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落实全省抓党建促决战完胜脱贫攻坚推进会精神。 

2.把抓落实体现在工作流程、工作环节、工作措施和工作成效上,确保工作落地见效。 

3.加强党的领导,严格责任落实,扛起脱贫攻坚责任,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一鼓作气、尽锐出战。 

4.树立在基层一线建功立业的鲜明导向,有计划地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街道)主要领导岗位“墩苗”,注重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选调生、大学生村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 

5.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赋予乡镇更加灵活的用人自主权,加大招录工作力度,用编用人计划优先保障空编乡镇,严格落实乡镇领导班子任期、新录用公务员最低服务期限等要求,保证乡镇工作力量相对稳定。 

6.对在脱贫攻坚中表现突出的优先提拔使用,对不胜任岗位职责予以调整撤换,让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有舞台、受褒奖,让不作为慢作为的干部让位子、受警醒。 

7.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选派100名左右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村担任党组织书记,覆盖全市15%以上的行政村,对长期软弱涣散、信访矛盾突出的村整建制配备;注重从本地带富能力强的村民、乡村教师、乡村医生、退役军人、经商务工人员、大学生村官、退休干部职工中物色村“两委”班子人选。 

8.常态化开展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严格落实县(区)委主体责任,按照“4个1”整顿措施,“一村一策”破解难题,确保整改到位。 

9.持续深入推进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抓好问题排查整改“十个清零行动”,确保高标准完成驻村帮扶各项任务。 

10.落实鼓励引导人才向脱贫攻坚一线流动的政策措施,努力破解决战完胜脱贫攻坚的人才瓶颈。 

11.引导专业技术人才下沉,推行“周末专家”等灵活多样的引才用才模式,组织各类人才赴基层一线开展技术辅导、产业帮扶、挂职锻炼。 

12.着力稳定基层人才,市级人才计划、研修项目向基层一线倾斜,对长期扎根一线、贡献突出的人才,适当放宽申报专业技术职称条件;注意从基层一线专家人才中推荐“两代表一委员”、“劳动模范”。 

13.用活用好本地人才,推行科技人才“县管乡用”、乡村教师“县管校聘”、乡村医生“乡聘村用”,实施“农村本土人才回归工程”,引深“贴心行动”,引导本乡本土在外人才回乡创业、回报桑梓,为决战完胜脱贫攻坚打造一支稳得住、用得好的适宜人才队伍。 

郊区: 实施“五大工程” 画好党建促脱贫“同心圆” 

近年来,郊区大力实施“五大工程”,全力推动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双推进”,实现了党建与脱贫互融互促、同频共振。 

实施“一把手”工程,把脱贫攻坚作为严肃的政治责任来抓。全区24个贫困村全部由区级领导包点负责,108个帮扶单位1200余名党员都确定了结对帮扶对象,市直帮扶单位坚持两月一次、区直帮扶单位坚持一月一次进村入户开展帮扶工作,了解村情户情,解决实际问题。区委、区政府分别与各乡镇及区包村帮扶单位“一把手”签订减(脱)贫责任状和帮扶责任状,逐层逐级压实脱贫攻坚责任。 

实施干部“墩苗”工程,让优秀干部在脱贫攻坚一线锻炼成长。市区两级专门从机关单位选派101名优秀驻村干部充实到贫困村或低收入村担任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按每天40-60元的标准发放工作补贴,党组织关系全部转到所在村。制定脱贫攻坚工作考核办法、“三支队伍”管理办法及“钉钉”考勤打卡管理制度,严肃工作纪律。坚持做到贫困户不脱贫、帮扶干部不脱钩、扶贫工作队不撤岗。 

实施骨干培养工程,多渠道提升党员干部精准帮扶能力。把驻村帮扶干部培训教育纳入农村领头雁培训序列,进一步增强扶贫干部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的能力;今年以来,区委通过以会代训、专题培训等方式组织脱贫攻坚干部扶贫政策专题辅导,各乡镇通过组建“流动党校”等形式,聘请优秀村干部、机关事业单位干部、优秀企业家对驻村帮扶干部进行专业系统轮训和岗位练兵,决胜脱贫攻坚专项工作组对干部驻村帮扶管理、产业就业和政策落实、扶贫资金和项目监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短板进行指导、整改,增强了驻村干部的能力素质和业务水平。 

实施村集体经济“壮大”工程,提升贫困村脱贫致富效果。采取强村带弱村、中心村辐射周边村和“支部+合作社+农户”“支部+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示范带动方式,积极发展苹果、养蜂、小杂粮等农副产品,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有8个贫困村的项目入选全省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对占郊区贫困人口三分之一的西南舁乡,精选了9个工业企业对接这个乡的7个贫困村和2个低收入村,开展一对一精准帮扶,有力促进了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 

实施牵手帮扶工程,引导优势资源向贫困村倾斜。按照地域邻近、产业相似、优势互补原则,坚持“村村联姻、村企共建”,动员规模企业、经济强村、党员干部牵手结对贫困村和贫困户,利用资金、项目、信息、文化、人脉资源等优势,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助推脱贫攻坚提质增效。旧街乡后山村与裕盛源醋厂签订高粱种植合同,按保底价收购,实现了“旱涝保收”。区水务局开展送水到村到户服务,共计送水150多车、1600多吨,解决了贫困村的饮水问题。区医保局为开发区管委会转到郊区医保中心的57名贫困户,解决了2018、2019两年医保报销比例不达90%的问题。区住建局全面落实危房鉴定工作责任,11户危改户工程实现全面完工。 

市委组织部: 坚持“五个强化” 深入推进抓党建促决战完胜脱贫攻坚 

近年来,市委组织部以“五个强化”为抓手,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和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攻坚氛围更加浓厚,工作成效明显提升。 

强化基层组织,筑牢战斗堡垒。强化县乡村三级书记抓扶贫主体责任,选优配强脱贫一线乡镇班子和工作力量,落实11个脱贫攻坚任务较重的乡镇党委书记专项述职和党政主要负责人由市委组织部台账管理的机制。今年以来,通过常态化整顿40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实行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党委备案管理、选派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村担任党组织书记、市县两级轮训163名新任乡村干部等举措,全市农村“两委”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农村干部整体素质持续提升。加大发展青年农民党员力度,支持党员创办领办致富项目,组织党员做好贫困户结对帮扶工作。创新优化党组织设置模式,推广“好村领差村、富村帮穷村、强村带弱村”的联村党组织模式,全市106个“联村党组织”带动50个贫困村脱贫摘帽。 

强化教育培训,提升队伍素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编印《脱贫攻坚政策汇编》和《脱贫攻坚百题百问》学习手册。围绕考核、督查、巡视、巡察和日常工作中反映的突出问题,按照市级抓重点、县级广覆盖的要求,采取实地观摩、现场学习等多种形式,对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村“两委”主干、县乡扶贫干部、新选派驻村干部和新上任的乡村干部分层分类开展培训,切实提高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本领和实战能力。 

强化激励政策,推动担当作为。牢固树立脱贫攻坚第一线识别干部的导向,全市有2名优秀第一书记兼任了村党支部书记,2名第一书记在全省驻村帮扶工作推进会上受到表彰,4名第一书记荣获市五一劳动奖章,30余名驻村干部得到提拔使用,其中,提拔到副县级领导岗位4人。对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涌现出的优秀驻村干部先进事迹,通过各类媒体大力宣传报道,营造了干事创业良好氛围。 

强化保障措施,夯实基层基础。加大贫困村基层基础保障力度,村级组织运转经费达到每村12万元。村“两委”主干报酬不低于上一年度县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倍,“一肩挑”的不低于3倍。按每人500元标准专项列支党费支持贫困村开展党员教育、党日活动。按照省委、市委关于“全面落实村级服务群众专项经费”有关要求,2020年起村级服务群众专项经费每个村达到2万元,有力保障了贫困村的组织建设。定期组织全市各类人才赴基层一线,开展技术辅导、产业帮扶、实践锻炼。制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10条路径、20条措施,拓宽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和收益渠道,截止到去年底,全市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75.46%,村级组织自我保障和服务农民能力有效增强。 

强化日常管理,严肃追责问责。严格执行《关于重申驻村帮扶有关要求的通知》,制定驻村工作队考勤、通报、约谈、召回等制度,压实组织部门备案管理、县乡党委日常管理、派出单位跟踪管理责任,确保干部下得去、待得住、作用发挥好、脱贫成效优。采取“四不两直”、明察暗访、不定期督查等形式,对全市130个贫困村和11个扶贫任务较重的乡镇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情况进行全覆盖检查,对问题进行通报并督促整改,强化驻村帮扶日常监管,推动驻村帮扶工作扎实推进,确保扶贫政策和产业项目落地实施。 

矿区: 聚焦脱贫靶向 锻造制胜之师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完胜之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矿区以需求定靶向、以培训赋能效、以管理聚合力,锻造决战完胜脱贫攻坚的制胜之师。 

选对“枪”,以过硬标准点将派兵。一是挂图作战,制定“战略计划”。坚持整体研判与具体分析相结合,面向机关、企业选拔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坚持强化人才支撑,选派民政部门、住建部门、农业部门、社保部门人员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中。坚持常态研判驻村帮扶“三支队伍”运行情况,适时确定队伍调整方案计划。二是精挑细选,构建“精锐之师”。“四个一”(即为每个贫困村确定一名区级领导包保帮扶、建立一支驻村工作队、选派一批帮扶责任人、联系一批行业政策人才)完善队伍体系,强化人才支撑。优先从区委办、组织部、人社局等重要部门抽调优秀干部担任帮扶责任人,从源头上保证队伍质量。注重通过整顿软弱涣散农村基层党组织提升战斗力,通过强化村“两委”干部选用激发干事创业积极性,对1个软弱涣散贫困村进行全面整顿,通过村民会议配强小南沟村“两委”班子成员,为马家坡村培养后备干部1名,确保贫困村干部想干、敢干、能干。三是“粮草”先行,解决后顾之忧。落实基础保障,为驻村干部在帮扶村配备办公用房,集中购置了生活用品。落实待遇补贴,印发《关于下达2019年上半年区级驻村帮扶工作队员生活补助资金的通知》,发放工作、生活补贴。加强关心关爱,区级领导带队实地走访,与驻村工作队员开展谈心谈话,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 

上好“膛”,以定向赋能提质增效。一是强化“头雁”培训,提高政治引领力。针对农村书记、第一书记开展党支部书记专题培训70余人次,依托“好干部在线”“阳泉干部在线学习”等学习平台,线上线下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提高驻村干部的履职能力。二是强化业务培训,提高工作执行力。结合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动态调整会和脱贫攻坚考核会议,对所有工作队员开展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操作、完善扶贫资料、建档立卡、社会扶贫等方面的全盘梳理和培训,使扶贫工作流程更加规范化、具体化。三是强化技能培训,提高配套支持力。区委举办“百万农民冬季培训”等专题农业农技培训会、搭建“阳泉矿区2019年民营企业招聘”平台等举措,因地因岗因人开展分类帮扶培训,确保帮扶干部手上有资金、脑中有政策、背后有技术。 

打准“靶”,以鲜明导向建章立制。一是制度先行严纪律。制定出台《阳泉市矿区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管理办法》,切实压紧工作队职责。区委领导工作督查组,采取“四不两直”工作法,对驻村帮扶工作队开展随机抽查20村次。结合《巩固脱贫成效推进乡村振兴百问百答》手册自主出题,以“考”倒逼政策掌握程度24人次,形成了督导组“绷紧弦”、驻村工作队“紧绷弦”的工作氛围。二是作风改进聚人心。全区9名市级驻村工作队员、4名区级驻村工作队员严格落实“五天四夜”在岗制度,认真开展“六大行动”,解决群众难题29个,入户遍访26次,强化了同贫困群众的感情纽带。三是精准施策强效果。以落实《阳泉市矿区2020年决战完胜脱贫攻坚拓展衔接乡村振兴行动计划》《阳泉市矿区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实施方案》等为抓手,将问题排查整改贯穿决战过程始终。矿区4个贫困村全部整体脱贫进入巩固提升阶段,玉露香梨、电商小镇等一批脱贫产业初具规模,贫困群众收入实现稳步增长。 

平定县: “三强化三确保”从严管理驻村干部 

今年以来,平定县进一步坚定军令状意识和交总账意识,为决战完胜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强化组织领导,确保驻村干部意识到位。坚持以上率下,县领导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一包八联系”的重要内容,坚持“领导包带、单位包村、工作队驻村、党员干部包户”的“四位一体”帮扶模式。持续发挥乡镇10个脱贫攻坚临时党支部作用,把全县驻村帮扶干部全部纳入管理,整合市、县下派到各村的帮扶队伍力量,充分发挥临时党支部“指挥部”“参谋部”的作用,统筹抓好组织建设、计划制定、进度安排、项目落地、资金使用、人力调配等重点工作。 

强化制度管理,确保驻村干部责任到位。坚持“一周一交流、一月一汇报”制度,及时分析研判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建立《平定县脱贫攻坚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督查办法》,采取实地查看、电话抽查、随机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驻村帮扶干部到岗、履责、作风等进行全面、细致督查检查。3-5月,共计实地督查检查53次、电话督查检查181人次、钉钉打卡抽查1144人次,督查得分与单位年底考核、个人评优评先等挂钩。严肃驻村帮扶干部驻村工作的各项纪律要求,严格实行属地在编管理、“五天四夜”驻村工作制度、考勤和请销假制度等。 

强化能力提升,确保驻村干部培训到位。将第一书记纳入农村“领头雁”培训,有机结合脱贫攻坚,指导具体工作;每年对全县驻村干部进行全面、专业的政策业务知识培训,进行脱贫攻坚知识测试,通过测试,倒逼驻村帮扶干部深学政策、增强本领,积极做好扶贫工作队员动态管理工作,新旧人员调整采取压茬轮换的方式,做好传帮带,保障驻村帮扶工作顺利开展和有效衔接。 

盂县: 围绕“四个紧盯” 以党建引领决战完胜脱贫攻坚 

盂县紧盯责任、目标、措施、问题四个关键,推动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决战完胜脱贫攻坚的战场优势,为决战完胜脱贫攻坚注入强劲动能。 

紧盯责任优化作战体系。全面落实县乡村、行业部门和帮扶单位工作责任。主要领导带头抓,成立了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县级包乡镇领导任分组长的脱贫攻坚一线指挥部,制订出台了《盂县2020年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责任分解清单》。县级领导落实“包保责任”村村清,既帮扶又督战;乡镇党委落实“主体责任”户户清,底数清情况明;行业部门压实“主管责任”事事清,拉出清单、对标销号;帮扶单位压实“帮扶责任”项项清,访贫问寒、真帮实助;村级组织落实“直接责任”人人清,扣紧链条、拧紧螺丝。 

紧盯目标集结精锐力量。充实乡镇工作力量,建强主力部队。从机关、乡镇选拔24名年轻干部充实到扶贫任务重的乡镇领导班子中,为14个乡镇配备了乡镇长金融助理,挑选55名精兵强将到贫困乡镇挂职帮助。加强驻村帮扶力量,调集增援部队。推动370名扶贫干部到村任职,安排107家县级单位结对帮扶,分级分批培训扶贫干部1.6万余人次。发挥人才资源优势,储备后备部队。录入各类人才2403名,227名专业人才与乡镇对接扶贫,扎实推进“农村干部学历提升工程”,建立了中山大学县级教学研工作站、清华大学乡村振兴远程教学站。 

紧盯措施筑牢攻坚堡垒。选优配强农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农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的十六条意见》。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县委组织部备案等制度,计划选派40余名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村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印发《盂县农村党员分类积分管理办法(试行)》,开展“一带头、三榜样”“挂牌亮身份”活动。建立党员帮带机制,2870名党员结对帮扶。实施党建品牌培树工程。合并减少行政村166个,集体经济收入在5万元以上的贫困村占到90%以上。继续集中整顿16个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全面改造年久失修、设备不全、办公条件差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选取西烟镇设立农村青年人才党支部试点。从严管理“三支队伍”。推行驻村干部和第一书记“394”管理机制。县委组织部抽查督查,利用“钉钉”APP严格管理“三支队伍”。 

紧盯问题强化后勤保障。坚持事业为上和正向激励选人用人,一大批长期在基层埋头苦干的乡镇干部得到提拔重用。去年提拔重用驻村帮扶干部7人,适时表彰了一批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严格落实各项补助政策,有效保证了驻村帮扶干部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投入400余万元用于“三基建设”,加强乡镇周转房和“五小”建设力度,保证村级运转经费不低于10万元,建立了村干部报酬正常增长机制。县财政配套资金100万元,鼓励扶持26个示范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巩固党建经费“三年提标行动”工作成果,今年农村(社区)党员人均党建经费达到500元。 

推荐访问:阳泉 战鼓 脱贫 攻坚 必胜

热门文章